English

在心、性、理、气之间

2000-10-24 来源:光明日报 叶舟 我有话说

一般说来,宋明理学通常又被称作“心性”或“性理”之学,向世陵撰著的《善恶之上———胡宏·性学·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从厘清理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派别入手,通过对历史上的朱、陆两派,道学、心学和气学三派以及港台新儒家所主张的胡宏刘宗周派、陆王派和程(颐)朱派的比较,在提出了性学、道学、心学、气学四派说的同时,突出了胡宏性学一派的理论价值。该书的重点是分析和揭示胡宏性学发生发展的全貌和理学框架形成的内在必然性,阐明其理学理论的中心在“性”,性既是独立的本体,又是各派系过渡和转化的逻辑关键,而非仅指作为社会评价标准的善恶意义上的人性。

该书对胡宏和性学学派的论述大致可归结为三个部分,即作为对北宋学术总结的性学的创立;性学理论体系的开展和具体剖析;性学与其他理学派别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作者的目的在于发明性学既是区别于气、理本体论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是完成整体“理学”的理论创建工作的必要前提,它要解决的是各派之间何以能统合的问题。事实上,不论是周敦颐的“理性命”,张载的“性者万物之一源”,还是二程的“性即理”、“道即性”、“天下无性外之物”,“性”都既具有本体的意义,又能与理、道等其它本体性范畴相通。“性”是气化本质、内在之理和心之实体。胡宏以“性”来总结北宋理学,正是顺应了理学的这一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性既能从“尽心识仁”中获取,又能经格物穷理而得到,内外之性(理)本是一体,表现了朱陆之间“支离”与“易简”的对立,从而在阐明了心、性、理、气如何通过性而相互贯通的基础上,最终必然产生出整合各相关学派的整体的“理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